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新疆维吾尔族服饰
作者:天山雪  文章来源:网络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7-12-21 15:46:52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
 
  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的、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。维吾尔人民勤劳勇敢,热情奔放,性格豪迈,并且能歌善舞,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。绚丽多姿的服饰便是维吾尔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。维吾尔服饰形式清晰、纹路多样、色彩鲜明。
  维吾尔族人服饰,男子传统服装为条绒无领黑色或花条布袷袢,黑长裤。脚穿套鞋,冬天高寒地区则穿毡筒。腰系质地不同的方形腰带,维吾尔语称“法嗒”,头戴小花帽。女子无论春夏秋冬,都喜欢穿色彩绚丽、图案别致的艾德丽斯绸宽袖连衣裙,外罩黑色金丝绒对襟绣花小坎肩;城市妇女上身穿西装外套,下身穿裙子或裤子。穿裙子时,裤子必须塞入长筒袜中。脚上穿做工考究的各色高腰皮靴。头戴花帽或围乔其纱纱巾,老年妇女则喜欢披白色纱巾。年青姑娘有画眉的习惯,将两眉画连在一起。小女孩逢年过节,有的喜欢梳十数条小辫垂于脑后。已婚妇女梳两条辫子,近年梳新式发型的渐多。
  维吾尔族人,无论男女都喜欢戴花帽。花帽,又名“多帕”,吐鲁番人叫“伯克”,维吾尔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,也是馈赠亲朋好友、贵客佳宾的珍贵礼品。吐鲁番花帽与新疆其他地区的花帽形制、花纹、色彩有明显不同,其主要特点是红花绿底,大花底空小,颜色红火鲜艳,镶黑色绒布边,这种花帽,尤为老年人所喜爱。用珍珠串成图案的“玛勒江伯克”,高雅华贵,受到文化艺术界女士们的青睐,而宗教人士则喜欢戴帽沿用羊皮做成的“赛勒布西吐玛克”。在城市,吐鲁番男子常戴短沿硬壳圆形鸭舌帽,知识分子则喜欢戴做工考究的礼帽。
  维吾尔族先民回纥人其服饰主要是穿皮衣、皮裤。妇女头饰较奇特,“以皮裹羊骸,戴之首上,萦屈发鬓而缀之,有似轩冕”。另回纥人可能有辫发的习俗。
  维吾尔族各地女子婚前一般梳小辫,有达10多条或几十条小辫者。婚后发式有地区差别,南疆女子婚后婚后梳4条发辫,额前的较小,脑后的较大,梳成后将前面两条小的和后面两条大的合并起来,形成两条大发辫;北疆一般只梳成两条发辫。男女外出都必须戴帽,最普通的是绣花小花帽,极精巧。冬天多戴皮帽。南疆妇女外出时,除了戴帽外,还要蒙上一块白色头巾或棕色面纱。衣服上的特点是夏着丝绸,冬穿皮毛。男子外衣长而过膝,宽袖、无领、无扣,称为“袷袢”。普通有黑白两种颜色,黑色为棉衣或夹衣,白色为单衣。穿时左襟盖右襟,再扎以腰带。内衣较短,多不开胸。女子普通穿连衣裙,外罩背心或西式上衣。喜画眉,染指甲,戴耳环、手镯、戒指、项链等。男女都喜脚穿皮靴,靴上加套鞋,入室脱套鞋,以保持室内清洁。冬天则穿毡靴。
  在吐鲁番农村,许多维吾尔族群众喜欢穿套鞋,维吾尔语叫“喀拉西”。这是一种用橡胶制成,穿着卫生,既保暖,又能保护皮鞋寿命的短腰胶鞋,无论是做礼拜还是做客,只要脱去外面的套鞋即可,方便、实用、卫生。套鞋“玉德克喀拉西”为圆头,为一般人所喜爱;“买塞喀拉西”为尖头,则受到中老年人和宗教人士的欢迎。
  维吾尔族妇女天性爱美,喜欢佩戴手镯、耳环、戒指和项链,喜欢用天然的奥斯曼描涂眉毛,用海纳花涂红指甲,用托特库拉克花作胭脂,用沙枣树油(维吾尔语“依里穆”)作头油。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