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地 理 概 况
作者:路人  文章来源:网络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7-12-25 12:11:49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
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,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新疆概览,与8个国家接壤,现有人口1700多万,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。全国56个民族在新疆都有定居,其中维吾尔族、汉族、哈萨克族、回族、柯尔克孜族、蒙古族、锡伯族、塔吉克族、满族、乌孜别克族、俄罗斯族、达斡尔族和塔塔尔族世居新疆,人数最多。  
新疆东南长2000公里,南北宽1600公里,占中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,56个民族团结互助,谁也离不开谁,共同为繁荣新疆贡献力量。新疆东南连接甘肃、青海、西藏三省区,东北至西南与蒙古、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及印度八国为邻,边境线总长5400公里,极具地缘优势。
新疆地貌轮廓
一.“三山夹二盆”
新疆最北部为阿尔泰山,中部为天山,最南部为昆仑山系。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,天山和昆仑山系之间为塔里木盆地。因此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二盆。
二.南疆、北疆、东疆
天山把新疆分为南北
东三部分,天山南坡及以南为南疆,天山北坡及以北为北疆,天山以东的哈密和吐鲁番地区为东疆。
四.地形的形成历史
古生代以来(最早距今5亿年),新疆只有被海水包围的塔里木和准噶尔两个陆块,随着古生代的地壳运动,海水逐渐退去,大约在新生代第三纪未(距今约100万年),周围海底隆起,形成阿尔泰山、天山和昆仑山系,而稳定的塔里木和准噶尔陆台,成为群山包围的盆地。
五.天山、阿尔泰山、昆仑山系
天山山脉峰峦重叠,呈东西走向,可分为东、中、西三段,总长2500公里,是亚洲高大山系之一。西段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境内,新疆境内的中、东段长约1700公里,由三列平行的褶皱山脉组成,山势西高东低,山体宽广,山脊线海拔40000米以上,最高的托木尔峰海拔7435.3米,在温宿县境内。东段的博格达山在乌鲁木齐东侧阜康市境内,主峰海拔5445米。
阿尔泰山延伸于中国与蒙古、俄罗斯边界,总长近20000 公里,东段在蒙古境内,新疆境内的山段,呈西北-东南走向,长约500公里,山势较低,山脊线海拔约30000米,最高的友谊峰海拔4374米,在中、蒙、俄、哈边界处。阿尔泰山处于湿润的西风气流迎风面,降水较多,森林密布,草场繁茂,自然景观与天山以南很不相同。
昆仑山系是帕米尔高原、喀喇昆仑山、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总称,山势高耸巍峨,平均山脊线海拔超过5000米,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,位于中国与巴基斯但边界上,为世界第二高峰。昆仑山系有70000米以上高峰10多处,如公格尔峰海拔7719米,公格尔九别峰7595米,号称“冰山之父”的慕士塔格峰7546米,均在阿克陶县境内。和田县境的幕士峰7282米。阿尔金山山势较低,最高峰在且未县东南,海拔6303米。  
六.山间盆地和谷地
各大山系内部平行山脉间,有一系列山间盆地和谷地,可分为三类:
(1) 外泄性山间盆地。指盆地内形成的河流能流达塔里木、准噶尔盆地或中亚内陆盆地,如天山的尤勒都斯、焉誉、拜城等盆地,昆仑山的布伦口、喀啦米兰等盆地,均能流达塔里木盆地;伊犁盆地的伊犁河则流到中亚内陆盆地。
(2) 封闭性山间盆地。指盆地内形成的河流,只能消失于盆地内的低洼部位,或形成湖泊。如东天山的吐鲁番、哈密、巴里坤、伊吾等盆地,昆仑山系的阿克赛钦盆地、阿牙克库木盆地。
有些山间盆地是著名的自然地理区,如尤勒都斯盆地、库木库里盆地等。
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盆地,盆底面积40万平方公里,位于天山与昆仑山系间。轮廓呈菱形,是全封闭性内陆盆地。地势西高东低,向北微倾,东西长约1500公里,南北最宽处600公里,平均海拔约1000米。地貌轮廓呈环状,从外围向中心可分为高山带,山前砾质洪积带、冲积平原带及沙漠。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,面积32.4万平方公里,为中国最大沙漠,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,大多为高大的新月形流动沙丘,高100-150米。流动沙丘占沙漠总面积60%。沙丘边缘及河谷附近一般有红柳生长,可固定小沙丘,俗称“红柳包”,高约2--4米。
东部罗布洼地是塔里木盆地最低洼处,是盆地水系的最后归宿地,也是积盐中心,最低海拔780米。北部有众多风蚀墩与风蚀凹地相间组成的“雅丹”地貌,大致与主风向平行。因其形状似龙,顶部是盐结块,外表呈白色,《汉书·地理志》称为“白龙堆”。
(3)半封闭性内陆盆地。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第二大盆地,盆地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,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,呈不等边三角形,西侧的准噶尔西部山地由一系列低山丘陵组成,有几处地势较低的缺口,湿润的盛行西风能进入盆地。北部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,注入北冰洋。其他河流均散失于盆地内部,所以被称为半封闭性内陆盆地。地势向西倾斜,盆底平均海拔不到500米,最低处在西南部的艾比湖,湖面海拔189米,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,是中国第二大沙漠,面积4.8万平方公里,大部分是固定和半固定沙丘,植被覆盖度在固定沙丘上约40%-50%,在半固定沙丘上约15%-25%。
在两大盆地和低位山间盆地(海拔20000米以下)中,都有土层深厚的冲积平原,沿河谷自然形成茂密森林和优质草场;距河较远处,只要修建渠道,从上游或附近支流引水灌溉,也可开垦为农田或果园;周围还可形成防护林网和灌溉草场,成为灌溉绿洲。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